阿维塔官方商城推荐-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
1.阿维塔车载收音机不响了什么原因?
2.汽车百科(品牌篇)|阿维塔
3.新能源汽车内卷现场 多种花样玩法引领新潮流
4.深耕汽车产业之后,华为反而显露更多短板? | 汽车产经
阿维塔车载收音机不响了什么原因?
车载收音机不响了可能是收音机的线路有问题,也有可能是保险丝损坏的原因。
汽车异响这个问题,普通车主很难辩别哪些是故障异响,哪些是合理异响。去修理厂检测异响的车辆,只有近20%的车真的出了问题。配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响声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声音必然存在为摩擦产生声响;一些车主接触不同的车后,很可能因为自身缺乏对机械知识的了解,把合理异响误以为是车辆故障。因此,学习分辨汽车异响,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汽车响声的鉴别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因受工作条件局限,汽车的响声很难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只能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判断来对汽车的响声进行形容和比较。例如轴承干摩擦发出的“哗哗”声,气门间隙过大发出的类似小锤轻击水泥地板的“嗒嗒”声等。
1、 正确区分正常响声与非正常响声。
汽车在工作时各机构存在的振动,会发出多种性质的响声,但有响声并不表示汽车就有故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拆卸,首先必须区分正常响声与非正常响声。各系统部件的正常振动声(如发动机表面的噪声),换档时齿轮的冲击声,用气体作工作源的进气声、排气声,齿轮啮合噪声等均属于正常响声。非正常响声(异响)按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可分为轻微响声、一般响声和恶性响声。轻微响声,如高压电漏电的跳火声、滚动轴承轻微松旷的响声等,一般音量较小,机件磨损程度不大,较长时间无显著变化,这类故障不经修理仍可维持汽车的正常行驶。
3、 在诊断汽车异响时,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听诊条件,设法排除其他噪声的干扰,以免影响判断的准确性。位将响声放大,或采用单缸断火的方式将响声减小,以适应诊断需要。听诊现场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汽车百科(品牌篇)|阿维塔
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阿维塔Avatr。
一、基本信息
品牌名称:阿维塔,英文名:Avat,国别:中国,总部:中国重庆,品牌类型:华系,创建时间:2018年,创始人:谭本宏,所属集团:长安汽车。
二、品牌简介
阿维塔(AVATR)品牌创建于2018年,是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一个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阿维塔的英文是“Avatar”,翻译之后是“化身”的意思。阿维塔品牌对这个词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它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性化出行科技,希望成为“懂你的智慧化身”。
虽然品牌创立至今仅有4年的时间,但是公司在重庆、上海及德国慕尼黑都已经有了布局。值得一提的是,阿维塔将SEV产业的核心能力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也是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大鼓舞。
三、车标
车标设计阿维塔品牌车标是由一个竖若的矩形组成,矩形的四个角被设计成有一定弧度的圆角。矩形中将线与面进行了交汇碰撞,形成了一个多面体,呈现出立体的状态。
多面体加上交汇的线条,看上去也很像是光线折射后形成的样子,简约又充满了未来感。整个车标的设计很具有前瞻性,它将科技与温暖进行了融合,代表着奔赴所爱的一往无前,也代表了其要营造超越出行的智慧生活的决心。这款车标在车辆上有以银色和黑色两种暂配色,阿维塔11上用的是银色车标,阿维塔011上是黑色车标。
四、车系信息
作为一个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品牌目前涉及的主要是SU八V领域,旗下共有两款车,分别是阿维塔11和阿维塔011。其中,阿维塔11是品牌旗下的首款智能电动汽车,定位情感智能纯动轿跑SUV,于2021年正式全球亮相。而阿维塔011是款联名限量版车型,也是阿维塔“0”系列的首款车型,全球郑限量500台。
代表车系:阿维塔11。
指导价:34.99-60.00万。
作为品牌旗下的首款智能电动汽车,阿维塔11疑聚了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的独特优势,在外观设计、内部智能和电池续航方面表现出色。外观方面,这款车以“未来感”为核心设计理念,整车设计纯粹且未来感与力量感兼具。它采用了蝶翼式前脸,标志性的曲率大灯组合线条纤细,凸显出其干练又不失亲和力的独特气质。
内饰上,主副驾各配备了一块屏幕,悬浮式中央触控屏具备快捷手势操作、分屏应用等功能。副驾触控屏具有专属影音娱乐功能,满足用户出行乐趣。另外,车内还有情绪识别、智能情景模式功能等极具情感色彩的智能化配置,可以给用户带来非常不错的出行体验。续航方面,这款车有宁德时代的加特,最高续航里程可达680公里,性能和效率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五、阿维塔在售车型
阿维塔11,34.99-60.00万。
新能源汽车内卷现场 多种花样玩法引领新潮流
易车原创 对于众多自主汽车品牌来说,探索品牌的高端化显然新能源赛道最为合适,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30万元以上价位的新能源车型已经涌现出不少竞争力极强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怎么样一次性把这些车型看个够呢?
11月11-11月20日,“世界很来电——仲盛世界商城新能源汽车生活节”正式启幕,仲盛世界商城联合场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包含高合、特斯拉、极氪、蔚来、理想、阿维塔、沃尔沃、小鹏、岚图等共同为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一场新能源汽车的全新体验。始终秉承“世界就在这里”的精神内核,仲盛世界商城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品牌、空间打造、活动内容给到消费者,这次联动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意在呈现更具科技感、酷炫、年轻化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满电出发,发现更精彩的世界。
深度挖掘高品质生活客群需求
新能源、国际一线美妆品牌成一楼主力
深耕闵行莘庄12年,仲盛世界商城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区域客群的深度了解,以及多年来培育的消费黏度,以把更好的消费体验带给顾客为己任。洞察到当下飞速迭代的消费需求,尤其新能源汽车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家庭的首选,仲盛世界商城率先将一楼的主力商户锁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
据悉,在2019年底仲盛世界商城引入了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蔚来,并且收获了不错的业绩。为了更匹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客群,仲盛针对性地挑选和引入均为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目前已有包括高合、特斯拉、小鹏、理想、福特野马、极氪、沃尔沃在内的13家品牌入驻,快速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一站式体验、试驾、购车的浓厚氛围。
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消费者画像既拥有较高重合度,又有细分差异。因此新能源汽车品备集聚效应,多个品牌的聚集更利于消费者对比选购。沃尔沃的城市中心店、高合和阿维塔的闵行首店均落位仲盛世界商城,他们的选择就是看中了仲盛已有的中高端客群基础,与自己产品的客群定位吻合度高。
对于购物中心来说,通过与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联动,可以丰富商场内的商业生态,为消费者搭建了更具科技感、年轻化的消费体验场景,提升购物中心品质。据悉,再引入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后,到访仲盛世界商城的男性消费客群增加不少,同时客群的整体逗留时间加长,从而促进餐饮、零售、娱乐等其他业态的相关销量。
除新能源汽车品牌外,仲盛主动调整业态及品牌的更新升级,近年来聚焦国际一线美妆品牌,除开业至今的丝芙兰品牌集合店以外,自2019年下半年起,仲盛世界商城陆续进行美妆品牌的调整,引入了Chanel、兰蔻、资生堂、植村秀、科颜氏、欧舒丹等知名国际一线美妆品牌,2022年更是引入DIOR精品店。其中,兰蔻、植村秀等品牌均是闵行的区域首店。
新能源与美妆的品牌升级焕新,全面撬动了追求高品质生活客群的消费需求,使区域客群的高端消费不再外溢,同时品牌的集聚效应也在不断凸显。中高端新能源品牌与一系列国际一线美妆品牌的加入,进一步提升商场零售品牌层级,匹配和满足了区域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首届新能源汽车生活节开幕
以社群链接第二生活空间
为了让新能源汽车品牌与广大的消费者有更深层次地沟通,仲盛世界商城此次联合场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包含高合、特斯拉、极氪、蔚来、理想、阿维塔、沃尔沃、小鹏、岚图等,共同举办“世界很来电——仲盛世界商城新能源汽车生活节”。
随着露营文化的火热,车企品牌纷纷推出户外露营装备,此次活动,各汽车品牌就将展位打造为城市露营风。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消费者、车友们在各天幕下、帐篷边互动交流,同时,深受现在年轻人喜爱的飞盘、路冲、宠物社交等打卡体验区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互动与体验。
此次新能源汽车生活节将众多车友以及潜在客群聚集,形成了一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社群。此次活动将是仲盛未来以社群方向为主题活动的开始,后续将根据客群不同的消费需求,推出更多的社群主题活动,如:宠物友好、咖啡节等。以社群为核心,营造更好的社交氛围,将项目打造成消费者的第二生活空间,是仲盛未来努力的目标。
品牌更迭常换常新
致力于新鲜、多元的购物体验
开业12年,作为上海西南区的商业地标,仲盛世界商城定位于年轻白领家庭,始终贯彻“一城一世界”的理念,以多元化的业态、丰富的主题活动、愉悦的购物环境和仲盛SKY家族会员特享,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国际、时尚、快乐、温馨的社区家庭一站式购物平台。
基于消费大环境的飞速发展,仲盛也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不断调整项目业态以及商户,除了新能源与美妆之外,其他的品牌与业态也是常换常新。上海仲盛世界商城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琳介绍道,仲盛世界商城将以“创新、时尚、活力、摩登”为核心关键词,不断为区域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体验,以及更新鲜感与多元化的品牌,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今年,仲盛世界商城新开的品牌有:Dior精品店、阿维塔、沃尔沃城市中心店、李宁等超20个品牌以及即将开业的奥乐齐。
品牌更迭之下,仲盛还将进行多主题街区的打造,比如二楼即将呈现的运动主题街区——将集合运动品牌与运动相关的游玩体验项目;还规划健康主题区域,引入医疗等满足顾客健康需求的业态。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生活节的举办、主题区域的业态调整,还是单个品牌的门店升级,其主旨都是在仲盛打造轻松愉悦的社交生活空间。”上海仲盛世界商城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琳表示。
深耕汽车产业之后,华为反而显露更多短板? | 汽车产经
在上半年带飞一众车企的股价之后,如今的资本市场上,华为的加持效应似乎正在减弱。
8月24日,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高端品牌阿维塔正式发布。曾经,凭借这个三方合作的消息,长安的股价一度接连涨停。而当天,当新车亮相、战略曝光,一切更为可期时,长安的股价却随着发布会的召开,从最高涨幅2.21%直接下跌了4.51%。
在另外一边,华为汽车解决方案的扩圈之路也在面临考验。
8月25日,哪吒汽车与华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继北汽、赛力斯、长安、广汽之后,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的车企达到了五家。
但对于这次合作,外界却并非完全看好。哪吒的出现,似乎更印证了那句“华为的合作伙伴多是二三线车企”。
在此前6月底的上汽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面对投资者的拷问曾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
在他看来,在软件服务日益重要的智能化汽车时代,让华为等成为灵魂,上汽仅仅作为生产硬件的躯体,这样的方案并不可取。
“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陈虹的这一发言,也将华为当下的汽车解决方案无法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现实暴露无遗。
显然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要想打通整个汽车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焦虑要面对。
1,华为的变现能力究竟如何?
从ICT领域切入智能汽车行业,如今华为的智能汽车产品与服务主要聚焦于五大系统——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为核心)、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车控和智能云服务)。
依托于这些技术,目前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的五家车企,合作模式也被分为了几种:采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的极狐、阿维塔;采用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的哪吒;以及进入了华为销售渠道的赛力斯。
关于这些企业为何选择与华为合作而不担心“丢掉灵魂”,并不难理解。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品牌而言,华为所拥有的关注度和技术正是他们缺少的东西。
以极狐和赛力斯为例。在与华为的合作开花结果之前,在一众新品牌之中,外界对它们知之甚少。
销量方面,极狐在2020年10月推出首款量产车型阿尔法T之后,其全年销量仅为709辆。至于赛力斯SF5在进入华为渠道之前,其2020年的全年销量也仅仅732辆,2021年1-3月的销量为150辆。
但是在有了华为的加持之后,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极狐的第二款车型阿尔法S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之前,因为一段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路测视频顺利破圈,以至于上海车展上的极狐展台也成了全场人流最大的展台之一。
华为体验店的赛力斯SF5而赛力斯在4月份进入华为渠道之后,官方发布的订单数字也被刷新过数次:“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已超一万辆”……
不过,尽管一时风光,但如今华为带来的光环似乎也在逐渐消散。
首先是赛力斯谜一般的销量让外界对华为的变现能力产生质疑。
中汽终端零售数据显示,赛力斯SF5 4~7月的销量成绩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和507辆,与最初火热的预订情况相去甚远。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官方回应及相关信息来看,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量虚高,再加上工厂的产能跟不上是主要原因。
据说在赛力斯SF5最初进入华为渠道时,由于排队试驾的消费者众多,华为的销售人员曾向顾客建议,支付1000元意向金可以优先试驾,若后续不订车这部分钱也可以退。而此前不断刷新的订单,统计口径或许正来源于这一数据。
不过在四五个月之后,如今再来到华为的体验店,看车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像往日一般众多。在华为的官方商城里,此前1000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意向金”也已经悄悄改为了0元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预约试驾”。
关于目前的交车周期,华为的销售人员表示预计为5~8周。同时,为缓解消费者的焦急情绪,赛力斯还推出了如果超过60天每天赔偿200元的服务。
但是尽管如此,在华为商城以及赛力斯APP的评论中,催单的消费者仍然不在少数。甚至在APP上有人晒出的截图显示,获得的赔偿金额已经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这名消费者已经苦等了近4个月。
关于交付周期为何如此之长,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原因之一在于小康股份此前一团糟的供应链并未准备好,直到最近几个月才慢慢步入正轨。
此外,一位从重庆金康两江工厂生产线离职员工还表示,“产销跟不上,是因为工厂一直都未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此前采用代工模式的蔚来、理想也曾面对过。初涉造车,强悍如华为,也难以避免初期的一地鸡毛。
具体到卖车层面,从我们的实地体验来看,过去习惯卖电子产品的华为初次卖起车来,也有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说,在华为的体验店里,负责卖车的员工也只是接受过短期培训,此前并没有汽车销售经验。在对车辆进行介绍时与滔滔不绝的4S店销售相比明显更为生疏。
再比如在服务细节上,由于店内车辆设置了展车模式。这一模式之下,车辆的大部分功能都无法操作,甚至SF5最具特色的华为车载系统、华为音响等消费者也难以获得直观感受。
2,“技术狂人”也有技术挑战
在外界眼中,华为一直被视为强悍技术的代表。从通信设备,到手机等智能终端,再到半导体业务,华为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在自己想做的业务领域里一直无往而不利。
切入汽车领域,华为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可能要比华为过去所深耕的行业更为复杂;而智能网联电动车+增量部件两个定语,更意味着这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新挑战也不断的全新领域。
从一些被爆料的信息来看,在进军汽车领域这件事儿上,以技术著称的华为也面临着不小的技术压力。
首先是激光雷达方面。
在2020年12月份时,华为曾正式发布了一套车规级前装量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就在同一天,极狐方面也透露,与华为合作的新车型(也就是后来的阿尔法S华为HI版)将率先搭载这一产品。
搭载激光雷达的华为阿尔法S华为你HI版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前夕,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并凭借一段自动驾驶路测视频顺利出圈。
按照之前的规划,这款被称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的新车型身上最大的亮点——三颗激光雷达,应该属于华为出品。但据知情人透露,这些激光雷达实际上却是另一家科技企业速腾聚创的产品。
关于华为的激光雷达为何没有上车,有说法认为,华为或许是在开发、量产过程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最终车辆解决方案交付,只有选择在短期内用市场现有的成熟解决方案来进行替代。
而除激光雷达不如预想中顺利之外,在电动车最核心的电驱动系统方面,华为似乎也面临一些质疑。
以搭载在赛力斯SF5上的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为例,这一系统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及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BCU)七大部件,自称为“业界首款超融合架构的动力域解决方案”。
但关于这一系统的实际水平,此前《中国汽车报》曾在报道中引用一位汽车电机领域的权威专家的评价:“这款产品并不怎么样,没啥正经厂商愿意用。”
虽然这一报道中并没有透露这位专家的真实身份,但不得不说,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发展多年的成熟供应商。即使华为的研发能力再强,但作为一个新入局的跨界者,想要短时间内实现超越,的确并非易事。
此前,在华为与极狐的合作中,就曾有参与其中的北汽员工“吐槽”,华为汽车事业部有造车经验的人并不多,甚至最初负责这一项目的PM也因为没有造车经验,还导致了很多决策失误。
“华为在ICT领域确实很强”,这名员工表示,“但在汽车技术层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3,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路有些难
关于华为选择做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整车制造,此前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解释:“华为的劣势是不擅长机械制造……全球和中国都不缺车企,缺的是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基础供应商”。
而华为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春林的说法则更为直接,“如果造车,就会和当地车企产生直接竞争”。
显然,在华为的思路里,零部件供应商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只是从上汽董事长的发言来看,华为的想法多少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在主机厂眼中只做零部件,并不意味双方就没有竞争关系。
对于车企而言,如果选择华为这样的第三方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将失去包括车辆布局、ECU(发动机控制器)、转向、制动、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选择话语权,同时在OTA频率、各种数据的采集、运用上也要受制于供应商。对于一直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主机厂而言,这显然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华为进入汽车行业选择的这一模式,虽然看似是一条捷径,可以避开整车企业的锋芒,但对于更讲究规模化效应的和数据量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而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间尚短,想要达成这一点,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和经验积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两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从百度、小米再到苹果。但有意思的是,没有一家企业选择华为“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条路,反而纷纷自己下场造车。
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华为已经不厌其烦多次辟谣不会造车,甚至任正非直言“谁再说造车就走人”,但外界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依然从未停止。甚至不少人依然坚信,未来华为亲自造车几乎是必然选择。
4,写在最后
在8月份时,华为曾发布过一份业绩数据。上半年,其销售收入为3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9%;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下滑24%。
具体到三大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1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4%;企业业务收入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而汽车所属的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为明显,同比大跌46%,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此前,关于消费者业务的大跌,华为消费者BG CEO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坦言,唯一能弥补这块业务缺失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虽然汽车的销量没有手机的销量大,但其单品的价值非常高。”
可惜的是,从赛力斯当前的表现来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显然任重道远。
至于To B端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继苏菁在7月底因不当言论被免职之后,前几天又有媒体报道称其人事调整还在继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的岗位被裁撤,此前担任这一职务的王军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关于这两次人事调整,有不少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绩未达到战略预期所致。
虽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焦虑,仍将成为进军汽车领域的华为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关键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