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官宣置换补贴政策是什么-比亚迪官宣置换补贴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
1.又要便宜几万?为了成本,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抛弃”了它!
2.哪些地方买新能源车有补贴
3.比亚迪“降价”,磨刀霍霍向同行
又要便宜几万?为了成本,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抛弃”了它!
2月中下旬,一则新闻让新能源车行业炸开了锅——特斯拉正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无钴电池』,或将用于国产Model?3车型。它直接造成几家有涉钴业务的上市公司直接跌停,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消息背后的深刻意义。
那么,『无钴电池』到底是什么呢?它真的很重要吗?
什么是无钴电池?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纯电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几大类,目前市场最主流的两条技术线路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的隔膜、电解液以及负极材料基本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正极材料。
从广义上来看,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含有钴元素的电池,都可称作『有钴电池』,正极材料中不含钴元素的电池,都可称作『无钴电池』。
从狭义认知来看,『三元锂』指的是包含镍(Ni)、钴(Co)、锰(Mn)或铝(Al)三种金属元素的聚合物,其中“NCM”、“NCA”中的C就代表钴元素,所以它们都属于『有钴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是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材料,所以我们通常会认为『无钴电池』就是磷酸铁锂。
为什么要用无钴电池?
再进一步说,为什么特斯拉突然要改用『无钴电池』呢?
其实,这些年来特斯拉一直都在致力于降低钴的使用量。2009年,在Roadster上,特斯拉用的是钴酸锂电池。2012年,在Model?S上,钴的使用量是11千克/辆车。2018年,在Model?3上,钴的使用量为4.5千克/辆车。到如今。2020年,特斯拉打算使无钴电池。而钴的使用量逐步递减,最终目的还是因为『成本』。
我们都知道,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是三电系统。三电系统中,以电池的成本最高,可占到整车成本的35%-40%;在三元锂电池中,又以钴材料的成本最高,可占整个电池包成本的30%-40%。而在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只占电池成本约13%-15%。
在前一段世界召开的电动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提到,现阶段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的成本在0.6~1.0元/Wh之间,其中下限是相对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上限是成本更高的三元锂电池。换装无钴电池,特斯拉又可以继续降本放量。
使用『无钴电池』,除了价格的下降,还包括价格与供应的稳定。因为钴通常是铜或镍开采的副产品,它容易受到这些金属的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除此之外,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是:特斯拉与宁德时代采用新的电池技术,其实也是在摆脱核心供应商的桎梏。在此之前,我们都知道特斯拉与松下建立起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是在Model?3产能爬坡时,松下的电池供应速度被马斯克多次吐槽,传出不少“绯闻”。换句话说,当最关键的核心供应商只有一家的时候,对特斯拉的生产制造而言,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
增加供应商、开拓新的技术线路,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在商业竞争中才是一个更加聪明的方案。就在笔者的落笔之时,又有新的消息传出特斯拉准备自产电池,这也佐证了这一点推测。
有趣的是,当外界纷纷猜测,特斯拉将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抖音回复网友称:“请留意四月特斯拉的电池发布会,无钴,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铁锂”,随后该条评论被官方删除。这让我们对两者合作的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但无论是使用不含钴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路线,还是采用NCM811高镍电池向NCMA(镍钴锰铝)四元电池进阶、并在过程中逐渐以经过处理的其他包覆元素来代替钴的路线。这都是一件好事,因为:
于特斯拉而言,与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合作,既可进一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效率,同时增加了电池供应渠道,还可以保证上海工厂不受电池瓶颈限制,可谓一石多鸟。
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或将进一步降低国产特斯拉的制造成本,进而将国产特斯拉售价空间继续下探,进一步激活国内25万级别的电动车市场。
比亚迪和特斯拉想到一块了
无独有偶,在特斯拉公布前1个月,比亚迪也同时宣布推出新的“无钴电池”——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官方又称之为『刀片电池』。
什么是刀片电?
所谓刀片电池,是指“长电芯方案”(主要指方形铝壳),一种通过增大电芯的长度(扁长化设计),以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从而改进电池包集成效率的技术。它不是指某一个特定尺寸的电芯,而是可以基于不同需求制作成不同尺寸的电芯,大致原理如下:
通过刀片电池的方式,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到180Wh/kg,相比此前提升大约9%,而体积能量密度可以提升50%,同时,通过更改内部机构等技术,单位成本可以降低30%。据比亚迪官方介绍,新的刀片电池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
比亚迪官宣「汉」将是全球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
铁电池的优势?
刀片电池特殊的地方不仅是全新的电池排布结构,还有一个重点是,它是一款磷酸铁锂电池。这在三元锂电池方案蔚然成风的行情下,也是一个逆势而行的决断。
比亚迪选择它,也是看中了它的几个优点。
首先,磷酸铁锂晶体中的P-O键稳固,难以分解,即便遇到高温或过充,也不会像钴电池一样、结构崩塌发热或是形成强氧化性物质,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天生就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即使碰撞破裂也不容易发生自燃。
热稳定性更差的三元锂频发自燃
其次,磷酸铁锂还拥有更好的耐用性,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3500次后电量才会衰减到原有的80%。再来,因为它没有贵重金属(镍钴金属元素),所以在生产成本上较低,且生产环节更加环保。
以上优点都是三元锂电池不具备的。
铁电池有这些优点,为什么之前没有大规模应用呢?
我们看看销量。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分别累计为85.4GWh和75.6GWh,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55.1GWh,占总产量64.6%,累计销售53.0GWh,占总销量70.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7.7GWh,占总产量32.4%,累计销售20.6GWh,占总销量比27.2%。
从这个比例来看,三元锂电池的市场表现显然比磷酸铁锂更加强势,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铁电池仍有不少缺点没被解决。
一是低温性能差。磷酸铁锂电池温度使用下限值-20℃,且低温环境下放电性能差,在0℃?时的容量保持率约60~70%,-10℃时为40~55%,-20℃时为20~40%。与此相对,三元锂电池低温温度使用下限值-30℃,低温放电性能好,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同低温条件下,冬季时里程衰减不到15%。所以,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组,磷酸铁锂更加依赖于电动车的用车环境和电池温控系统。
二是能量密度低。受制于化学特性,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压平台低,普通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在140Wh/kg左右。哪怕是比亚迪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也就只能达到180Wh/kg,距离三元锂电池动辄200Wh/kg以上能量密度,还是有差距。
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点——补贴因素。之前的三元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更大,能够拿到的补贴更多,大家自然走更加轻松的路,但是2019年的补贴全面下跌之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也是磷酸铁锂电池又重回人们的视野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克服能量密度问题?
低温性能和政策原因,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这里重点说说铁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这一点正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攻坚的重点:比亚迪交出的是『刀片电池』结构,而宁德时代交出的就是『CTP技术』。
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点
从比亚迪披露的专利来看,刀片电池是把电芯长度拉长,厚度做薄,做成430mm甚至2500mm的超长电芯,其电芯是两端出极耳。和传统方形电池相比,呈现“扁平”和“长条”形状,并且直接省去了电池模组这个环节。
在电池包总体积一致的情况下,现有的电池PACK结构,多出了各模组的侧板、端板、紧固件、横梁、纵梁等组件;而采用了新结构的比亚迪电池包,除去电池管理系统、配电箱等组件,包内空间利用率大概在62%左右。受到不同的电芯布局方式影响,包内空间利用率分别为55%到65%,如有需求甚至可以达到80%。
由于零部件的减少,带来重量的减少,因此单位质量能量密度也能够提高,整车续航里程也能提高。采用新结构的电池PACK,带电量约增加20%-30%,续航里程也能提升20%-30%。
宁德时代CTP的特点
相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在技术上并没有那么激进,它还是保留了模组概念,只不过模组的数量减少了,或者说每一个模组都变大了。
根据宁德时代的专利,一个大模组里面被若干个塑料材质的散热板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空间,方壳电芯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可以插进这些小空间。
每个电芯的侧面还贴有导热硅胶垫片,且电芯宽度方向的散热板留有散热通道,可以直接于外部的冷却管路连接。
根据宁德时代的数据显示,这样做能够减少约40%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来自模组之间的连接线束、侧板、底板等。此外,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CTP技术的电池Pack包内体积利用率也提升了15%-20%。
————————
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都大幅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当这一块短板被补齐,后补贴时代,我们或许很快就能看到铁电池的回归。
其实,无论特斯拉和宁德时代最终决定使用什么技术线路,它和比亚迪的选择,都会对现有的三元锂电池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届时,车型的成本减低,消费者也能用更少的钱买到同样出色的产品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哪些地方买新能源车有补贴
据海南省政府网8月22日消息,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
其中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分阶段分领域逐步推进全省各类汽车清洁能源化,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
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省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
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方案》明确,着力解决充电不便问题,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以构建覆盖海南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应用为目标,桩站先行、适当超前推进海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5年,省内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例确保小于2.5﹕1,公共充电桩方面小于7﹕1,重点先行区域充电网络平均服务半径力争小于1公里,优先发展区域小于3公里,积极促进区域小于5公里。
此外,《方案》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能源岛建设不断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据中国新闻周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全球市场的59%,是欧洲近两倍的水平。而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
与此同时,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累计建成392万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目前,国际车企大部分比中国车企电动化的进度要慢,技术要落后,产业链布局要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此次也在《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海南省力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电量比重分别达85%、75%左右,科学合理控制尖峰负荷规模,以智能配电网及智能微网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构建源网荷储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
到2025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400万千瓦,投产风电装机约2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5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发电装机比重达75%,低碳能源生态系统初具规模。
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将禁售燃油车
据中国新闻周刊,原本在汽车市场并无明显优势的中国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更早、更坚定。早在2015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95个国家和地区就签署了《巴黎协定》。2020年,中国宣布了“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排放达峰到净零排放的时间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更短。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虽然较发达国家而言并不高,但如果中国汽车产业“按部就班”发展,几乎不可能实现“双碳目标”。
而比亚迪与长城汽车旗下汽车品牌长征汽车此前已官宣停产燃油车。比亚迪更是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根据工信部“对十三届二次会议第7936号建议的答复”,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
前不久,欧洲议会提出的关于在2035年于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的提案已经在争议中得到通过。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碳中和路线图显示,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0万辆;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将禁售燃油汽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
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从能源角度来看,中国大力发展电动车有着另一层深度考量。
王传福表示,中国在2021年有72%的石油要依靠进口,而且进口的石油里,有70%是通过南海运到中国岸上,在所有的中国石油里面,70%用于交通。“汽车消耗了中国石油的70%,从三个70%可以看到,电动车必须要大力发展,或者说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紧迫性。”
比亚迪“降价”,磨刀霍霍向同行
前言
强大的对手并不可怕,而是比你强的还比你“卷”。这次降价风波,比亚迪注定要在行业内掀起千层浪。
“电动化的进程在加速,这个时候是看谁的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
人人皆知的“快鱼吃慢鱼”理论,是王传福在2021年度比亚迪股东大会上提出的。
2022年,比亚迪以186.9万辆(乘用车)的成绩卫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预计年度营收突破420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亿-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至1199.20%。
依靠全产业链布局、多技术路线并进、强竞争力产品等多重优势,比亚迪已完成阶段性超车,从一条快鱼变成了一条大鱼。
让时间倒退3年。2020年时候,比亚迪远没有像今天这般惹人注目,与“自主一哥”的称号也相距甚远,在一众自主品牌中,甚至是不太被看好的那个。
那一年,比亚迪总共卖了41.6万辆新车,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7.9万辆,占自身销量的43.0%,占国内新能源市场的13.1%。不论是总销量还是新能源,表现都平平淡淡。
秉持王传福“快鱼吃慢鱼”的逻辑,从2020年2月开始,比亚迪相继发布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先进技术,搭载新技术的新车型也都紧锣密鼓的上市。
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销量攀升至73.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售59.4万辆,占比81.3%。换言之,比亚迪的燃油车在萎缩,但新能源车的蓬勃带动了品牌整体销量上涨。
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首家停止燃油车生产的主流汽车制造商。至年终,“全球新能源销冠”的称号已无人不晓。
从17.9万辆到186.9万辆,从“不被看好”到“自主一哥”,比亚迪只用了2年。
体现在消费层面,比亚迪在街头巷尾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在人们口中的提及率也愈来愈高。不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大概率有人买了比亚迪、或正在买比亚迪的路上。
反馈在市场层面,有无优惠已无关紧要,能快速提车才最为重要。在某投诉平台上,有关比亚迪车型最多的投诉不是因为质量,而是提车太慢。
所谓“快鱼吃慢鱼”,吃得越多,鱼越大。一个个心动的车主、一张张纷飞的订单,为成长为大鱼的比亚迪注入了更多底气。
2022年末,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声声降价或保价的呐喊中,比亚迪坚定地选择了涨价,原因是补贴终止和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当新能源市场从政策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比亚迪涨价背后的潜台词是:品牌强势、订单亦强势。
比亚迪是一条大鱼,特斯拉是一条鲶鱼。和比亚迪的策略不同,特斯拉更早感受到了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的寒意。
在2022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之前,特斯拉就进行了保险补贴、官宣降价等多次降价行为。无奈,销量提振收效甚微。
终于在2023开年之后,特斯拉祭出了幅度夸张的一次降价,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门店人头攒动、订单纷至沓来。
而今,这份寒意也传导到了比亚迪这里。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上海等地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已启动降价,交付周期较去年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在实地走访上海地区的几家4S店之后,销售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清理库存车。比亚迪的回应是:公司经营状况稳定,降价为部分地区经销商促销活动,非官方行为。
作为主机厂,任意干涉经销商定价确实是不合适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清理库存和降价促销,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相关车型竞争力下滑的现状。
2023年1月,比亚迪销量为15.1万辆,同比增长58.6%,环比下滑35.8%。春节假期工作日的减少是客观原因,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也是客观原因。
同一时间内,特斯拉降价后在中国市场取得了6.6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8%。
作为车企,比亚迪不会、更不能无动于衷,“曲线降价”或许就是一个可行方案,比如加配不加价。
典型代表如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
9.98万起售,就能够买到比亚迪鼎鼎大名的DM-i混动系统,动力性、经济型都能满足;配置层面也不寒酸,6安全气囊、10.1英寸中控屏、无钥匙进入/启动等一应俱全。
从前,比亚迪的标签是“油电同价”、口号是“燃油颠覆者”,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时,它的slogan变成了“秦统天下,颠覆燃油”。
口号是豪迈的,结果也是美好的。上市5天,该车型就交出了25363台的订单数据,提振效果明显。
以此为鉴,9.98万起售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车型更像是一次试探、一个象征,为后续比亚迪其它车型“降价”充当开路先锋。
相比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自身的宏大目标更是其“降价”的动力之一。
2023年,比亚迪对外的销量目标是400万辆(批发口径),对内则是486万辆。保守估计340万辆,挑战400万辆,乐观480万辆。
一如王传福“快鱼吃慢鱼”的论调,尽管已经是一条大鱼,但比亚迪依旧想做一条快鱼,二者结合就是又大又快。怎样达成?“降价”是可行之策。
在快鱼吃慢鱼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大鱼的比亚迪也可能吃掉那些小鱼。
以“燃油颠覆者”自居,比亚迪一直都致力于吃掉燃油车份额。王传福曾说:“我们的对手是燃油车,要共同将新能源车的蛋糕做大。”
鉴于比亚迪全链路自研、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价”后其产品力和性价比都将更上一层楼,对燃油车形成更强的颠覆性和替代性,对新能源车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和统治力。
对比体验较差的轩逸、朗逸、卡罗拉等合资燃油家轿,以及定价较高的帝豪L Hi-P等自主插混车型,你是选择它们?还是9.98万起售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呢?
而当“降价”从秦PLUS延伸到其它车型,那些合资的、自主的厂商们,又该如何应对比亚迪金鼓连天的进攻呢?
是谓,比亚迪“降价”,磨刀霍霍向同行。
一边“降价”,另一边比亚迪还在谋划着全新品牌。在现有比亚迪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之外,一个专业个性化品牌也将在今年内发布,内部代号为“F品牌”,独立于现有比亚迪品牌运营。
据悉,专业个性化品牌在比亚迪内部的体系介于腾势和仰望之间,主打多品类、独特性的专业级新能源车型,未来产品矩阵将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个品类。旗下首款车型将聚焦越野领域,整体性能上对标奔驰大G。
比亚迪、腾势、F品牌、仰望,待新品牌发布后,比亚迪的产品矩阵将更加丰富。
好处自然多多,卖更贵的车就能赚更多的钱,盈利结构更合理,定位亲民的王朝和海洋系列也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得以去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反过来,多个不同定位的高端品牌,也可以更好地承接王朝和海洋系列收获的庞大用户基盘,形成闭环的用户生态,造就强大的比亚迪汽车王国。
至于那些被吃掉的“小鱼”,你会不会在某时某地,为它们感到一丝丝惋惜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