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开头的租车是什么

2.从陆正耀和徐和谊,我摸到了一串“校友经济”瓜

3.拒绝摩拜被收购的王晓峰结局如何?

4.王晓峰卸任摩拜CEO有什么故事?

mo开头的租车是什么

摩拜汽车的投资人是谁-摩拜创始人投资了多少

摩拜(mobike)。

摩拜出行是一家主打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的公司,是摩拜单车旗下单独拆分的公司。

2018年01月07日前后,汽车交通公司摩拜出行成功完成战略投资融资,本次融资总计获得资金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分别来自一汽轿车(领投)。融资完成后,摩拜出行的公司市值估值大概为2亿。

从陆正耀和徐和谊,我摸到了一串“校友经济”瓜

文 |?Dedee

几天前,神州优车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集团)订立了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不多于450,790,855股股份,相当于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21.26%。刚好是陆正耀旗下神州优车在神州租车的全部持股。

这一纸协议,让徐和谊成为了陆正耀的“白衣骑士”。

很多人认为,这是徐老大不顾一切地报答两年前陆老弟的“恩情”——2018年,神州租车接下了67%的宝沃股权(宝沃是福田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北汽集团又是福田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是什么原因,能让他们不顾一切地为对方着想,两年内不断地礼尚往来?

小阿姨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内情,不过有一点小阿姨可以通个气: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与神州租车创始人陆正耀是校友,均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前者在1982年毕业于钢铁冶金专业,后者则是1991年从计算机系光荣毕业。

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接盘报校友。

其实,充满真性情的校友情,在我国的大车圈并不只存在于徐和谊与陆正耀之间。今天,就让小阿姨来聊聊,隐藏在大车圈高层深处的“校友经济”。

北京科技大学不仅“出产”了徐和谊与陆正耀这对相差九年的莫逆校友,还有比亚迪的第三大股东/创办人之一,曾在1985到1987年修读计算机科学的夏佐全。

不过,由于夏佐全不算是北京科技大学的正规军,基本没啥校友情可言。

但是在比亚迪,的确也存在着明确的“校友裙带关系”,就是同属于中南大学1987届毕业生的王传福、王念强和杨龙忠等人。

王传福和杨龙忠都是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王念强则是主修工业分析。

毕业后,王传福顺利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继续深造,杨龙忠和王念强被分配到国企。

1993年,三人一拍即合,放弃优渥的国企铁饭碗跑去深圳淘金。六年后比亚迪上市,“中南系”创业元老凭着原始股份,一夜之间都成为了亿万富翁。

2012年,1.19亿的比亚迪营销副总裁杨龙忠辞职。

好几年前,曾有媒体跑去采访当年王传福的大学辅导员刘迪,发现其办公室墙上挂着几张黑白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1986年时与13个学生干部的合影。

当时来看,13人中起码有5人在比亚迪任职。除了我们无比熟悉的王传福和王念强,还有比亚迪中央研究院院长宫清,叉车事业部销售总经理王慧明,和曾经的第18事业部总经理刘军。

不仅如此,这些年来,在比亚迪内部,毕业于中南大学的校友比比皆是——“有时候开个会,会突然发现大家都是同学。”

说完湖南的中南大学,咱们来聊聊南方自主/新造车“校友经济”的另一“重校”,华南理工大学。

提起这座大学,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十有八九是1970年毕业于机械系的“格力之父”朱江洪,以及1982年一同毕业于无线电系的TCL董事长李东生和创维创始人黄宏生。

不仅如此,其实在大车圈,也有两个品牌和华南理工密不可分。

一个是广汽。

在广汽的金字塔尖端,坐镇着华南理工的两位大神。

一位是董事长曾庆洪,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级博士。另一位是原广汽集团副总/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他一直都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更直接主持领导了广汽自主品牌传祺的研发工作。

另一个就是小鹏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的计算机专业,五年后创办了大名鼎鼎的UC优视。

UC最早的员工之一,也是小鹏汽车第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员工,任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的黄荣海,同样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除了以上两位,还有一位华南理工的校友,与小鹏汽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出身计算机专业,与何小鹏一同创立UC,一同实现财务自由的梁捷。

创立UC之前,他是以第6号员工的身份加入了著名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任技术经理和研发经理等职务。

2014年6月,UC全面并入阿里巴巴集团后,他没有跳入新造车的蓝海自由泳,而是进入了共同的好友俞永福负责的阿里移动事业群。

这也再给小鹏和阿里巴巴之间又加固了一层友谊。阿里在2019年成为了小鹏汽车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达8.18%。

当然,小鹏汽车的“校友录”并不单一,它还有另一大人际支柱“清华校友”。比如另两位创始人夏珩、何涛,以及刚离职没多久的谷俊丽。

前两位都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还都曾在广汽研究院工作。一个曾是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另一个曾任广汽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研发负责人……

(可见得,广汽也是清华系的大本营之一)

谷俊丽则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离开小鹏之前和曹光植一样,曾是特斯拉的技术专家。

处于魔都的上汽集团,则是同济大学校友的大大大本营。

无论是老一辈的胡茂元、陈志鑫,还是如今上汽的核心人物陈虹、王晓秋,再到上汽系的高层贾鸣镝等等,统统来自同济大学。

比如,胡茂元在2003年获得同济的博士学位,陈志鑫的MBA是在同济读的。

王晓秋和贾鸣镝,从本科到研究生,统统都在同济读的。其中,贾鸣镝,中国传统造车圈里最能说的人,本科读的还是同济真正的“蓝血”,建筑专业。

同济人,绝对是上汽集团最重要的身份认证。

不仅如此,根据小阿姨的观察,如今的“上汽核心群”更是被当年本科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师兄弟们把控着。

比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上汽大众总经理陈贤章,还有十年前在酒泉遭车祸意外身故的前上汽大众总经理刘坚……都属于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师兄弟关系。

(我不会告诉你,这个专业在1973年是属于交大的机车车辆工程系,之后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机械系。直到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合并,电气工程系才正式加入同济大学的电子与信息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某种程度上,这几位上汽大佬更应该归属于上海铁道学院的“校友关系”。

或许,这也是为何,1994年毕业于真·同济汽车工程系本科的张海亮先生,会离开上汽大众,先投贾跃亭,后自立门户创立天际汽车吧。

也有不少车圈大人物,毕业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长江职业学院(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吉利汽车的李书福和安聪慧,就是这所学校的1996届毕业生。

或许,正是当初有别于普通大学生,更想要奋发图强的革命情谊,能让两人携手至今。

其实,吉利除了李书福和安聪慧,基本上没啥“校友经济”可言。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投奔吉利的高材生们,也没啥“校友情谊”。

就拿2007~2010年从福特收购沃尔沃这件事举例,吉利一气儿收了五位重磅人物。

传说中的幕后军师、吉利汽车副总裁张芃,曾一手策划了对伦敦黑色出租车制造商英国锰铜的收编,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以前和张芃同在英国BP集团任职,如今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的袁小林,本科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曾任职中国外交部。

曾是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现已离开吉利汽车的童志远,1987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

从海尔挖来的创业元老王召兴,现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当初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焊接专业。

如今是威马汽车创始人,曾任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的沈晖——则与何小鹏是华南理工的校友,1991年毕业于工程力学专业。

五大功臣毕业于五个截然不同的学校,何来“校友群带关系”、“校友经济”可言?!

但是在李书福看来,“校友”不仅仅只是长江职业学院那么简单。

2009年秋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曾向另一群“校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求过救。

这个传说级的俱乐部成立于2006年,和“华夏同学会”齐名,后者则是由曾就读于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的大佬们组成的。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学家,比如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和许小年;另一类就是企业家,比如李书福、王石、马蔚华、马云、郭广昌、王健林、牛根生、朱新礼、俞敏洪、李东生等等。

李书福曾把融资计划详细告知了俱乐部票圈以及香港李嘉诚基金。最后俱乐部理事、时任高盛亚洲执行董事的孙强,伸出了橄榄枝。

2009年9月23日,高盛资本给吉利投了3.3亿美元。

或许,这让李书福真正见识到了“校友经济”的厉害,让李书福更始终如一地认真搞好自己的吉利大学。

最后,我们来说说传说级的“北大系”。

北大的知名校友,除了中国人都熟悉的李彦宏徐勇李国庆,就是去年大车圈最惨的人李斌。

他毕业于社会系,是李国庆的同门师弟。2010年他一手将易车网送上市,四年后创立蔚来汽车,一年后成为了摩拜单车的天使投资人。

但无论蔚来还是摩拜,基本上都没有北大校友啥事儿——或者说,最后他要感谢的,反而是马路对面的清华校友王兴,他的美团成为了摩拜最终的接盘侠。

相比摩拜,ofo要更典型。其创始人,2013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毕业生戴威,很能说明成为一个优秀的北大校友有多重要。

2014年,戴威青海支教一年归来,发起了第一个创业项目,是跟自行车有关的“骑行旅游”。

这是一个完全不计成本没啥回报的项目——自行车按团员的身高体重量身安排,全程有西瓜和功能饮料无限量供应,队伍后面跟着一辆后备车,骑行团住的是五星级酒店。甚至在海南博鳌,酒店的标准不仅仅是五星级,还必须临海。

戴威的北大室友薛鼎也参加了这场怎么看怎么亏的创业,还亲自带了海南团。

后来,戴威和薛鼎,联合同校的2015届考古文博学院硕士张巳丁、教育学院硕士于信,一起支教的兄弟杨品杰,创立了ofo。

给他们投钱的,是1986年毕业于北大化学系的老校友,大名鼎鼎的亚信联合创始人,如今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丁健。

当然,金沙江这些年不只给ofo这一家源自北大校友的明星项目投钱,还必须投了滴滴——主导了滴滴快的合并,并收购Uber中国的柳青,是2000届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同时,给ofo投钱的也不仅只有金沙江创投这一家由北大人创立的风投公司,还有昔日的北大老师、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他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戴威当年是他熟悉的学生干部,这是一个重要加分项。

横看竖看,如今社会校友间的裙带关系,真有点像当年那些同年中榜的进士们。

记得《明朝那些事儿》中曾有如此一番描述:

“有一位明代官僚曾经总结过,但凡进士出身,立了功有人记,出了事有人保,从七品官做起,几十年下来,哪怕灾荒水旱全碰上,也能混个从五品副厅级。”

放现在,那就是——

但凡校友出身,赚了钱有人歌颂,亏钱了有人接盘,从新品牌做起,几年下来,哪怕公司破产裁员全碰上,也能混个全网脸熟。

如此看来,魏建军和李想实在太不容易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拒绝摩拜被收购的王晓峰结局如何?

今天(4月28日),一封摩拜单车的内部邮件显示,摩拜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将卸任CEO一职,由胡玮炜接任(此前胡玮炜为摩拜总裁),同时任命刘禹为摩拜总裁。

至于原因,王晓峰对虎嗅表示:“下一步的计划是多陪陪家人。”卸任CEO后,王晓峰将出任摩拜单车顾问。

摩拜的早期高层团队现在只剩下胡玮炜和夏一平了。而夏一平也有了新的“任务”:组建成立新的智慧交通实验室,致力于为城市提供智慧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摩拜联合创始人,原CTO夏一平将担任该部门负责人,向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汇报。

一位接近摩拜的人士在刚才向虎嗅透露,目前摩拜负责商务拓展和城市运维的团队中有三成左右来自优步中国。在得知美团收购的消息之后,他们在朋友圈中称自己为Uber-Mobiker,三年中连续两次被收购,员工也没有做好准备。

美团全面掌握摩拜的时刻还是到来了。

实际上,这个结局早在几个月前就被“预告”了。

4月3日晚,在那个决定摩拜命运的股东大会上,王晓峰投出了反对收购的一票。他劝说投资人:“坦率说如果公司独立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机会。”最终的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投票结果刚刚过法律认定的投票数,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金拿下。

王晓峰说:“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在此次并购案中,担任摩拜财务顾问的华兴资本的创始人兼CEO包凡曾表示,王晓峰虽然个人旗帜鲜明地支持摩拜独立,最后还是选择尊重大多数股东的选择。

据长庚小报4月4日的一篇报道,王晓峰是在胡玮炜创立摩拜半年后加入公司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更多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王晓峰担任CEO期间,作为创始人的胡玮炜一部分工作是负责自行车端的产品研发(但并不是该业务的负责人),另一部分工作是以创始人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摩拜公司的实权一直掌握在王晓峰的手中。

一位摩拜前员工说:“你可以想象出没有CEO的摩拜,但是无法想象没有创始人的摩拜,而且胡玮炜深得董事长李斌的信任。”

在4月3日的股东大会上,王晓峰的发言占据了会议的大部分时间,而胡玮炜则一直沉默。摩拜股东大会通过后不久,有媒体爆料称,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将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但随后却被胡玮炜公开否认了。

王晓峰与其他人的分歧早在2017年末就出现了。

2017年12月,在摩拜董事长李斌的建议下,美团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对摩拜的小股投资方案——以估值35亿美金投资6亿美金,然后摩拜再融4亿美元。当时美团收到的信号是,李斌会大力支持美团在投资方案外的附加合作条款,以保证双方在小股投资的基础上还能有战略协同。李斌是易车网和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摩拜早期的战略思路和发展路径深受李斌影响。

但后来的故事显示,李斌和王晓峰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王晓峰愿意接受这6亿美金,但对于美团提出的附加合作条款,摩拜管理层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到何种程度,双方拉锯了很长时间。谈判艰难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到2018年1月底,摩拜管理层勉强接受了美团提出的一个版本。

但王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犹豫一周之后,他决定不再投资,而是全资收购摩拜。

据品玩4月5日的报道,收购的最终方案对重要的董事和股东——特别是C轮之后的股东做出了倾斜。

摩拜的创始团队——包括李斌、胡玮炜、王晓峰和摩拜单车CTO夏一平都将只收获现金,没有美团的股权。而美团的股权将需要“补偿”给C轮之后的机构股东。熊猫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李论对这个方案没有松口,与他平时都在上海的王晓峰也没有松口。

对于全资收购摩拜,王兴是这么解释的:“我不希望在美团和摩拜身上重演滴滴和ofo的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搜狐科技

王晓峰卸任摩拜CEO有什么故事?

4月28日,摩拜董事长王兴和创始人胡玮炜通过内部信宣布新的组织调整。架构调整后,创始人胡玮炜将出任摩拜CEO,并任命刘禹为摩拜总裁,向CEO汇报。

此前刘禹曾担任摩拜的特别顾问。

此次架构调整中,摩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因个人原因,将卸任CEO,出任摩拜单车顾问。王兴和胡玮炜在内部信中表示了对他的感谢:“特别感谢王晓峰,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服务了2亿多的用户,进入了200多座城市,15个国家,感谢王晓峰为此立下的汗马功劳。我们也期待他以新的角色继续关注和助力摩拜的新发展。”

王晓峰

同时,摩拜还宣布将组建成立新的智慧交通实验室,致力于为城市提供智慧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摩拜联合创始人、原摩拜CTO夏一平将担任负责人,向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汇报。

王兴与胡玮炜在摩拜内部信中表示,希望通过团队共同的努力,建立起能更好服务于用户的清晰战略、推进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投资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并探索和美团的最佳协同,积极布局未来。

今年4月4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王兴表示,美团看好摩拜的发展和智能出行的未来,将全力支持摩拜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优质产品服务,并通过业务和场景联动,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

据称,自2015年创立至今,摩拜单车已成长为拥有超过2亿用户、每天提供超过3000万次骑行的全球最大互联网出行平台。

内容来自凤凰网